北大倉力扛全國糧食產能十分之一
日前國務院召開的一次常務會議牽動著黑龍江省雙城市周家鎮(zhèn)東躍村農民劉彩華的心,會上通過的《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(guī)劃(2009-2020年)》著實讓這個全國聞名的種糧大戶興奮。
這也意味著,作為國家千億斤糧食增產規(guī)劃的一部分,在黑龍江種地,大有可為。
根據這個規(guī)劃,到2020年,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以上,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,為此國家將推出專項政策,增加政府投資,調動金融機構、農業(yè)企業(yè)和農民增加糧食生產投入的積極性。
而在黑龍江,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,早已經開始實施了。據黑龍江省主要負責人介紹,按照國家“實施糧食戰(zhàn)略工程,加快建立糧食核心區(qū)”的戰(zhàn)略決策和《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(guī)劃綱要》的安排部署,黑龍江省于2008年4月就制定了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(guī)劃。根據這項龐大的糧食增產計劃,到2012年,黑龍江省糧食總產突破1000億斤,從產能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按照《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(guī)劃綱要》提出的到2010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(wěn)定在1萬億斤以上目標,這意味著到2012年,“北大倉”將提供全國十分之一左右的糧食產量。
2008年,黑龍江全省糧食總產量突破840億斤!斑@意味著我們要通過投入、挖潛等一系列手段,繼續(xù)增產160億斤!焙邶埥∞r委主任王忠林說,雖然擁有三江平原、松嫩平原等黑土地,但是目前黑龍江省糧食平均畝產與世界同緯度發(fā)達國家和地區(qū)相比存在較大差距,黑龍江省現有中低產田1.04億畝,畝產比高標準田低100—300公斤,比同緯度中等生產水平的國家和地區(qū)低100公斤,如果這些中低產田達到中等生產水平國家的畝產標準,黑龍江省可增產糧食112億公斤。如果全省的中低產田全部建成高標準田,相當于在產能上再造一個黑龍江!斑@就需要水利、科技等多個部門的協同作戰(zhàn)!
據黑龍江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在挖掘糧食生產潛力上,黑龍江省具有資源、農機、技術和品種等獨特優(yōu)勢。全省耕地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國首位;境內水資源總量810億立方米,是我國北方水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;全省農業(yè)機械總動力2785.3萬千瓦,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71%,是全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省份。每年推廣玉米水稻等四大糧食作物優(yōu)質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達1億畝以上,農業(yè)科技貢獻率達52%。
記者從黑龍江省發(fā)改委了解到,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的目標,主要依靠內涵挖潛的方式。全省將以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、馬鈴薯、小麥與雜糧雜豆等品種為主,建設優(yōu)質糧食產業(yè)帶,突出加強規(guī)模化、專業(yè)化生產基地建設,以能力建設為核心,實施從投入品到產出品的全程標準化作業(yè),提高土地產出率、勞動生產率,實現低投入、高產出,建設優(yōu)質高效的糧食產業(yè),爭取用全國9%的耕地生產出10%的糧食。
據介紹,黑龍江省制定的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(guī)劃提出重點推進“六化”以保證項目的實施。據了解,所謂“六化”即:推進生產機械化,提高農業(yè)裝備水平;推進農田水利化,提高抗災減災能力;推進農業(yè)標準化,提高技術到位率;推進經營規(guī)模化,提高比較效益;推進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,提高農業(yè)市場競爭力;推進服務社會化,提高農業(yè)服務保障水平。按照增產規(guī)劃,全省將以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、馬鈴薯、小麥與雜糧雜豆等品種為主,突出提高水稻生產能力,在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黑龍江、烏蘇里江、興凱湖“兩江一湖”區(qū)域建設品牌粳稻生產基地。到2012年,全省水田面積將達4000萬畝,年總產量達到400億斤,可調出量達到300億斤。
據了解,從去年4月開始,黑龍江省在爭取國家立項的同時,堅持不等不靠,已經啟動實施了一些項目。黑龍江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說,全省將通過尼爾基引嫩擴建一期工程中等9項水利重點工程建設,使“北大倉”實現旱能灌、澇能排,使黑土地成為旱澇保收、穩(wěn)產高產的大糧倉。
而科技部、中國農科院等機構目前也與黑龍江省簽訂相關協議,以科技助推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。重點幫助黑龍江推進糧豆薯加工、大豆優(yōu)質蛋白與高純磷脂研究、東北平原北部春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、優(yōu)質水稻高產和綜合加工技術;加大支持配套大型農業(yè)裝備的研究與開發(fā),提高糧食生產能力,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支撐。
據了解,近幾年,我國糧食生產的地域分布格局發(fā)生明顯變化,“南糧北調”正在被“北糧南運”所取代。2006年以來,黑龍江省每年銷往省外的商品糧均在225億公斤以上,占全國省際間商品糧凈調出量的三分之一,因此被譽為中國的“戰(zhàn)略糧倉”。
黑龍江省區(qū)域經濟學會有關專家表示,隨著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規(guī)劃出臺,黑龍江省此前實施的糧食增產措施全部到位后,未來我國將形成東北大豆玉米產區(qū)(吉林、黑龍江),華北小麥產區(qū)(河南)和華中水稻產區(qū)(湖南、江西)為核心的三大糧食主產區(qū),全國糧食生產的整體布局初步形成,而這三大糧食主產區(qū)將有針對性地開展“糧食增產大運動”,以求在國際糧食危機的背景下,中國可以實現糧食供需基本平衡。http://www.022056.cn
